一、基础研究 1、水工混凝土技术条件研究(包括准备试验):1953年开展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受模型影响试验;1953—1954年开展了混凝土渗透试验、混凝土干缩试验;1954年开展了砂石比较试验、砂浆与混凝土间强度关系试验、混凝土弹性系数准备试验;1955年开展了混凝土热学性质试验、化学试验(水质与水泥分析)、混凝土配合方法比较试验。 2、混凝土掺外加剂试验:1954—1955年开展了加气混凝土试验、缓凝剂试验、膨胀水泥试制及其性能试验。 3、结构分析及研究:1952年开展了横向地震时连拱坝结构作用分析;1953–1955年开展了光力弹性准备试验。 4、其它材料试验及研究:1953年开展了雾室设计研究;1954年开展了白菓水试验;1955年开展了石材试验准备。 二、为行业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953年-1955年,材料试验研究共进行17项,其中水工混凝土技术条件研究(包括准备试验)9项,混凝土掺外加剂试验3项,结构分析及研究2项,其它试验研究工作3项,完成试验报告16份。 委托试验研究有:1954年5—12月,江南水泥厂的凝灰岩火山灰质矽酸盐水泥鉴定试验;1955年1—9月,掺用热处理凝灰岩火山质矽酸盐水泥鉴定试验;1955年10—12月,浦口防洪堤水泥砂浆试验等。 三、研究成果 (见表2—7) 表2-7 材料结构试验室(组)1949—1956年科研成果题录 序号 | 科研成果名称 | 出版时间 | 备注 | 材001 | 横向地震连拱坝结构作用及分析 | 1952年 | 全国科学技术成果 | 材002 | 掺用凝灰岩后水泥性能的变化 | 1955年 | 汇编 | 材003 | 光弹力性试验用的塑料板制造与性质 | 1955年 | 汇编 |
1952年开展的横向地震时连拱坝结构作用之分析,黄文熙担任研究负责人。研究内容包括:(1)弹性模型理论;(2)拱及垛柱弹簧常数及之估算;(3)连拱框架各节点横位移之决定;(4)拱及垛柱之应力分析;(5)拱及垛柱之倾角偏度公式与连拱框架之精密分析法。提出了《横向地震对连拱坝结构作用之分析》报告。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简捷而误差不大且偏于安全方向的受横向地震的连拱坝设计方法,也提出了连拱框架的精密分析方法,解决了过去对于此种复杂的结构问题由于没有分析办法而引起的关于坝型的争论。附表中指出美国垦务局设计方法中对垛柱厚度计算上的错误并提出纠正,在附录中并提出连拱框架自然振动频率求法,对于连拱坝在横向地震时有无发生共鸣危险的可能创造了估计方法。 1954年春季开展的光力弹性试验中动物胶模型的制造和使用,傅新民为研究负责人,解决试验分析水工建筑物在自重作用下的应力分析,完成“光力弹性试验中动物胶模型的制造和使用” 报告,介绍了动物胶模型材料制造和试用的一些经验,作了一系列的试探性的工作,获得对动物胶的性质及其作为光弹性材料的可能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1954年开展的自制供光力弹性试验用的模型材料,研究负责人是傅新民,摸索出一套较完整的自制光力弹性试验用的模型材料的方法,而所需之设备简单,原料易购,操作不需特殊技巧,有较大之实用价值解决了不易得到的模型材料的来源,另外对自制材料的性质作了一系列的测定,适于国外同类型的材料性质作了比较。几种材料在国内制造可以说是首创,制成后,国内很多单位仿制,扭转了以前必须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节省了外汇。 1954年6月—1955年7月开展的掺用凝灰岩水泥性能研究,张述严为研究负责人,对凝灰岩不同掺量的水泥与普通矽酸盐水流进行各种性能比较试验,协助江南水泥厂及该种水泥使用者鉴定此种水泥的技术性能。通过各种试验,报告中提出了掺用凝灰岩后混凝土的优点(如抗蚀性提高,折水率减小,水化热降低)及其缺点(如抗冻性及不透水性均较差,干缩率大等)。本报告也提出了此种水泥的使用范围及改进其性能上的某些缺点技术措施。本报告肯定了此项当地材料作为掺合料以节约一部分水泥在一般建筑物及某些水工建筑物中可以使用,对节约工程材料降低工程成本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上成果介绍引自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1959年6月编印的《十年来水利水电主要研究试验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