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院在该领域现拥有混凝土性能实验室、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抗渗实验室、碳化实验室、抗冲磨实验室、冻融实验室、混凝土养护实验室、干缩实验室、混凝土成型实验室、温度应力实验室、绝热温升实验室、水泥鉴定实验室、碱骨料实验室、钢及钢筋混凝土腐蚀与防护实验室(阴极保护实验室、盐雾实验室、加速腐蚀实验室、老化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高分子材料研制和性能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混凝土徐变实验室、外加剂实验室、结构振动实验室、结构试验大厅、原观仪器实验室、无损检测实验室、基桩检测实验室、新材料中试试验室等。实验室面积达6000平方米,试验仪器1000余台,包括材料试验机、万能试验机、剪力测试系统、混凝土冻融试验机、碳化试验装置、抗冲磨实验室、抗渗仪、紫外光老化仪、间浸试验箱、振动试验系统、超声波检测分析仪、氯化物快速测定仪、红外分光光度计、钢筋锈蚀测定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三轴应力试验机、动静态应变采集系统、基桩动测仪、电化学分析仪、污水分析设备、手持式光谱仪、污泥振动分离设备、瞬态数字分析仪、微机扫描动弹模量测定仪等。 2001-2007年间,在该领域共承担科研项目847项,获得科研成果187项,公开发表文章413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获得国家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出版专著有《混凝土中钢结构的腐蚀与阴极保护》、《水闸安全检测与评估分析》、《Structural Integrity Assessment and Large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Metallic Components》、《围岩大变形锚杆加固与安全监测》、《固结有限层理论与应用》、《螺旋锚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结构振动理论及其应用》、《聚氨酯原料及手册》、《组合梁抗扭分析与设计》、《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等。 一、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研究 南科院对材料结构研究领域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研究高度重视,实现了该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2005年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组织申报的“突出骨料因素和温湿度历史的高性能大坝混凝土”经过同行评议、专家评审,最终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200万元资助,这是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报工作上的突破。2006年,完成计划规定的内容,并提前进行了后续部分研究内容。所提出的采用粉煤灰化学成分综合因子评价粉煤灰品质对碱骨料反应的抑制效果的建议,被成勘院科研所采用并列入平行试验方案,并为二滩公司筛选备选粉煤灰提供了技术依据。发表论文6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地应力区围岩与锚杆支护共同承载的协调性”,在围岩大变形机理、本构试验理论以及锚杆与围岩匹配关系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圆满完成该项目的研究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国家科技部技术开发项目“堤防及边坡新型快速抢险技术开发研究”,针对堤防及边坡险情,开发以车载抢险螺旋锚下锚机为主体的成套新型快速抢险技术,以提高防洪抢险队伍的机动性和突击抢护能力,完成了该项目的车载抢险螺旋锚下锚机与配套设备的组装和野外实地试验,提出了改进的FRP螺旋锚形式、结构与技术参数,提交了成果报告,公开发表了论文,并通过验收。 南科院牵头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完成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重大关键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成果,于2008年初在北京通过了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 评审专家组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渡槽、倒虹吸和渠道衬砌等典型建筑物的混凝土,分别结合中线一期典型工程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对原材料控制指标、混凝土配合比、防裂技术、劣化成因等深入开展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高性能混凝土防裂耐久性专用技术文件。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有助于提高南水北调工程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并对后续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004年,承担的水利部创新项目“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等顺利通过验收。 2006年,参与组织申报的“十一五”国家交通重大专项《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项目,获交通部批准立项,承担了该重大专项共11个课题中“港工自密实自养护抗裂型耐久性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课题;申报的西部交通科技项目“桥梁结构表面防护面板防护耐久性材料的研究”获得批准。 2007年,承担的2007年度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大坝混凝土早期热力学特征及开裂机理研究”等,及时召开项目启动会,开展研究工作。 2007年,西部交通部项目《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声波传播特性及CT探测技术研究》,通过交通部组织的鉴定,科研成果达到整体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的水利部“948”技术创新与转化项目“环境友好型高弹性快固化防护涂料的研究”在南京顺利通过水利部“948”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的验收。 承担的水利部重点科技项目“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集成了碾压混凝土工程的实践经验和数据,研究开发了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该软件集数据库维护、数据查询、配合比设计和成果输出为一体,内容丰富。开发的程序界面实现人机对话,只要给定原材料参数和设计要求,就能快速得出计算结果和配合比报告。成果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 二、为行业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面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南科院在该领域承担了许多重大工程科研任务,涉及的工程主要有: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水北调、龙滩水电站、锦屏水电站、水布垭水电站、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宁波港、上海石化码头、连云港、淮河入海水道、新疆引额济乌、苏州沿江高速公路等。 在2002年6月6日全国抗洪抢险、抗旱新技术新产品演示推广暨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现场会上,院专利技术“螺旋锚构筑钢木土石坝” 参加了现场演示。这些技术在我国抗洪抢险工作中将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2005年通过水利部国科司验收的水利部创新项目“螺旋锚快速下锚堵口设备改进定型与动水试验研究”,获得专家好评,研究成果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承担的国家电力公司项目“水电工程金属结构防腐蚀及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系统地研究了水电工程金属结构的安全状况,提供了江河水环境下水工金属结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电流密度等有关参数和成套技术,开发研制了适合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使用的三类新型防腐蚀涂料,完善了水电工程结构的安全检测和评估方法,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防微生物腐蚀涂料的研制达国际领先水平。 “水环境保护废渣再生利用”项目在废渣活性激发方面,“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项目在增强机理与性能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进展。2005年,“水环境保护废渣再生利用新技术”项目通过水利部国科司验收,项目获得专家好评,研究成果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承担的国家电力公司重点项目“防渗材料及配合比研究”,已于2003年9月通过了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验收。 完成的“海洋环境钢筋混凝土电化学脱盐成套技术”项目成果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2004年承担了科技部的“农村水资源自动化测量和控制管理系统中试”等2项农业转化资金项目,是院首次承担该类项目。2005年利用其研究成果申报的科技部农业转化项目“利用环保再生材料制作混凝土防渗U型渠道技术成果转化”和国家科技推广项目“螺旋锚防灾抢险设备与技术”均获得批准和资助。 承担的新疆引额济乌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和宜兴抽水蓄能电站现场试验技术服务项目按计划进行。 经过精心准备,“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钢管桩牺牲阳极保护系统”项目,南科院在激烈的投标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合同额达1621万元,创材料研究单项合同的历史新高。该项目的实施,对继续发挥院钢管桩牺牲阳极保护技术这一传统优势,促进材料学科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在该研究领域编写的规程规范标准主要有:《水工混凝土抗冲磨防空蚀技术规范》、《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港工程混凝土电化学防腐蚀保护技术规范》、《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振动与冲击固定结构的振动在振动测量和评价方面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水闸检定等规程》、《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