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信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建院80周年专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发展纪事>第四篇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1984-2000)时期>第三章 科研条件>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日期:2014-08-19点击数:字号:【

在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和江苏省、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1983年完成了铁心桥试验基地的征地,1984-2000年期间,南京水科院基本建设步入快车道。其特点是规模大,速度快,工程质量也比较好,为承担更多科研任务、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每年的基本建设投资及完成情况简述如下:

1984年, 铁心桥试验基地完成土方37万平方米,挡土墙1000米,浆砌块石4000立方米,建设房屋9100平方米。1985年,水电部、交通部加大了基建投资 。1986年完成两部投资690万元,开工建设了三峡试验棚、潮汐河口楼、综合工作楼、后宰门职工宿舍等七项工程。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的三峡试验棚,不到一年时间就竣工验收。铁心桥基地的通讯,上下水及500瓦变电间工程均交付使用。1987年综合楼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南京市高层建筑指挥部进行综合检查评比,南科院综合楼名列第三,其中质量分名列第一。多汊河试验棚工程完成决算。1988年完成水利部、交通部及能源部693万元的基建投资计划。已经竣工验收的工程有综合楼,汉江试验棚、坝区试验棚、上海路01住宅楼和铁心桥基地的后续工程。已经开工在建工程有上海路02住宅楼、通航试验厅基础工程、水电站枢纽工程完成桩基、承台、水库等分项工程。1989年交付竣工房屋使用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试验厅近1.7万平方米,职工住宅4千多平方米。除完成综合楼各项配套设施使其全部交付使用外,还完成上海路02幢、04幢住宅楼、罗廊巷住宅楼、南湖住宅楼等工程。1990年铁心桥生活楼通过交通部交科院组织的验收,被评为优质工程。铁心桥基地总变电间,使用1530千伏安变电间安全投入使用。水电站试验大厅、通航试验厅也经初步验收。1991年完成基建投资550万元,竣工面积8584平方米。通航试验厅通过验收,正式交付使用。铁心桥食堂及生活楼装修全部完工。承担三峡坝区试验厅扩建任务,协助河港所完成海河试验厅的扩建工程,为这两项科研工作的如期进行创造了条件。1992年完成三部投资475万元。面积为5577平方米的三厅职工住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三峡坝区试验厅及新四楼得到较好的扩建和建造。购置的南湖住宅楼主体工程完成。1993年完成投资520万元,房屋竣工面积7693平方米。三厅职工住宅项目通过验收,交付使用。新材料试验室工程土建基本竣工,设备安装也基本完成。购置的南湖住宅楼竣工交付使用。培训楼建设正式破土动工兴建。1994年水利部、交通部合计投资1162万元,进行土建工程5项,设备项目1项。清凉新村培训用房、职工住宅打桩工程及基坑围幕工程全部完成,新材料中试车间进行试生产,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1995年提前实现清凉新村职工住宅及培训用房工程主楼封顶和裙楼开工的目标。1996年清凉新村职工住宅及培训用房工程外装修完成,海岸工程试验厅正式批复立项。1997年幼儿园翻建工程完成任务。两部共投资兴建的清凉新村培训中心及宿舍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虎踞关24号住宅房竣工;由交通部投资兴建的海岸工程试验厅开工建设,年底初步竣工。1998年完成投资2253万元,竣工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完成院传达室、大门、广场等工程以及清凉新村培训用房供热、供冷调试,建成了酒店污水处理系统,其消防系统经过检测、整改,通过验收,由交通部投资兴建的海岸工程厅建成并交付使用。1999年共完成投资1035万元,在建工程总建筑面积12287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建筑面积9214平方米。2000年共完成基建投资1300万元,建成并交付使用虎踞关13、14、15幢职工宿舍,完成综合楼两部电梯更换。

为更全面的了解这一时期的基本建设情况,现将完成的部分工程介绍如下:

一、铁心桥试验基地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试验研究基地,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秀丽的秦淮新河南岸,行政区域隶属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试验基地向南,即是牛首山、将军山和南唐二陵等风景名胜,东北面为著名的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南京著名的旅游景区。试验基地离院总部约15公里路程,交通十分方便。

试验基地从1984年开始建设第一座试验厅—淮河厅以来,一边建设一边使用,截止到2006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试验厅、室等建筑物25座,总建筑面积有8万多平方米。

铁心桥试验基地每个试验厅的名字均按专业或第一个进入该厅试验的工程项目来命名,即:淮河试验厅;水电试验厅;通航试验厅;土工离心机(400gt);海岸工程试验厅;渤海湾试验厅;永定新河试验厅;雅砻江试验厅;工程新材料实验室;海岸泥沙试验厅;三峡回水试验厅;三峡坝区试验厅;泥沙基本理论实验室;防洪新技术试验厅;淮安试验厅;厦门港试验厅;汉江试验厅;河口治理试验厅;水工新技术试验厅;长江下游试验厅;枢纽水利学试验厅;环境水利学试验厅;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职工餐厅;试验基地综合楼。这些试验厅、室的建筑面积较大,其中三峡回水试验厅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线性长度约1公里。所有厅、室内实验设备先进完善,水电系统等设备配套齐全,已为我国水利、水运、水电事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论证研究和开发类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承接了很多国际工程研究。

试验基地内为园林式布局,有山有水,是天然的氧吧。适合南京地区生长的树木这里大部分都有。有珍稀树种冷杉,还有雪松、香樟、水杉、广玉兰、法桐;柏树、杜英、银杏、竹子等各种植物环抱整个基地。梅花、桃花、玉兰花、紫薇、栀子花、桂花、茶花、杜鹃、腊梅等一年四季竟相开放。绿树鲜花掩映下的试验厅若隐若现,交相辉映。置身园内犹如进入了植物园。由于大范围的绿化覆盖,这里也成了野鸡、野兔、各种鸟类等小动物的乐园。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基地兴建后,得到各方面的关心与关注。部级、省级、市级领导多次亲临基地视察指导工作,各新闻媒体也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如以中央电视台为首的的焦点访谈、科技博览栏目组;省、市电视台、各报社等新闻媒体都多次来基地进行采访报道。每年都有国际友人、港、澳、台地区学者;国内各有关的领导、专家来基地考察指导工作。每年都有从小学生到研究生、留学生等大批的学生到基地参观或实习。

试验基地是由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四部委共同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二、清凉新村职工宿舍及培训用房

为了解决职工住房的实际困难及为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南科院于1984年向水利电力部、交通部申请建设清凉新村职工宿舍及培训用房。1993年11月开工,1996年12月竣工,竣工面积17800平方米。

三、水电站枢纽模型试验厅(主体)及配套工程设备

主体:水电站枢纽模型试验厅于1985年4月经水利电力部以(85)水电技字第7号《关于水电站枢纽模型试验厅计划任务书的批复》投资兴建。1992年全部竣工,交付使用。总建筑规模4939平方米。

配套:根据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为消除常见模型的缩尺影响,对于高水头、大流量水电工程科学研究,大多采用减压试验予以验证,试验精度令人满意。南科院当时的减压设备系 60年代兴建,不仅设备能力、容量太小,而且减压试验任务十分繁重,经过三十多年来运行,箱体磨损剥落,已不能正常使用。由于试压设备现已属常规试验设备,且为从事输水、泄水等建筑物水力学试验所不可缺少。为完成“八五”科研生产任务,所以在水电站枢纽模型试验厅西侧装设高水头减压试验配套工程及其设备,与水电站枢纽模型试验厅(主体)连为一体,该工程建成后与水电站枢纽模型试验厅主厅联合工作,以发挥更大的效益。项目任务书于1991年5月以(91)基字第380号报告报部,1993年项目竣工。

四、新材料试验室

针对我国港口、航道,特别是大型深水泊位建设所需用的新材料,兴建新材料试验室,符合交通部发展规划要点精神。与国外相比,我国在交通运输工程中所需新材料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工作,有较大差距,因此,在交通系统中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新材料试验室,进行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对推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项目经部交计发[1992]304号《关于南科院新材料试验室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同意建设,于1993年2月开工,1994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2184平方米。

五、新材料试验室改扩建工程

新材料试验室建于1993年,为研究新材料发挥了较大作用,科技人员充分利用其设备,研究出多种具有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新材料,应用于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但经过八年的运行后,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了新材料的研究与中试工作。为在水工新材料、新技术研究领域中取得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更好地为水利事业服务,迫切需要更新部分设备和扩建部分土建工程。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0年4月6日以基[2000]0768号文报部。2003年3月开工,2005年12月竣工,建筑面积1570平方米。

六、新材料中试车间

南科院研制的新材料(如港工混凝土外加剂新型耐腐蚀涂料等已在工程中应用,取得了优异效果),为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缩短试验周期,急需新建中试车间。交通部投资,1991年开工,1992年竣工,建筑面积1208平方米。

七、海岸工程试验厅

根据交通部编制的交通发展规划要点,我国在“八五”期间和之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方面将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在港口建设中泥沙问题是关键技术之一,当时国内有关的试验厅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试验手段与国外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建设一座一定规模的能模拟浪、潮、流综合作用的试验厅,不但是生产建设的急需,同时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海岸工程试验厅的建设对推动我国港口主枢纽以及相应的海岸工程建设和科技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2年2月,由交通部组织召开专家审查会。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南科院于1992年4月以(92)基字第346号报告将《海岸工程试验厅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部审批。1996年11月开工,1998年5月竣工,建筑面积5881平方米。

八、泥沙运动基本规律研究实验室

为推动我国港口主枢纽和水运主通道以及相应水运工程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泥沙问题研究,为力争我国在泥沙研究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创造物质条件。1997年4月由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主持通过了《泥沙运动基本规律研究实验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评审,南科院以基[1997]0442号文报部审批,交通部以交计发[1997]608文作了批复。1999年3月18日开工,2000年10月18日竣工,建筑面积3073平方米。

九、汉江试验厅

为研究解决游荡性河段航道治理问题,做好模型试验,交通部(87)计统基字32号文批准在铁心桥试验基地兴建汉江试验厅,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 1988年竣工。

十、通航试验厅

南科院通航建筑物水力学试验研究方面任务比较繁重,而当时试验场地面积过小,仅700平方米简易试验棚,设备也不够先进,妨碍了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开展多级高水头船闸水力学的试验研究工作,以解决高水头大型水利枢纽通航问题,1988年交通部以(88)科管字006号文件批准在铁心桥基地建造一座通航试验厅,总建筑面积为2736平方米,1988年竣工。

十一、潮汐河口试验厅

院河港所是全国港口航道研究中心,承担着大量的航道治理及港口工程的试验研究任务,为适应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长江口航道治理研究的需要,拟在虎踞关34号院内兴建河口试验大厅一座,此项目交通部(84)交科技字869号文批准兴建,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1987年竣工。

十二、综合办公楼

为从根本上改变南科院广州路223号机关和水工所用房严重不足的状况,并为新建试验室的筹建、职工教育等提供必要的用房。南科院将决定机关院内的杂乱破旧,不利防火安全,有碍观瞻的临时房屋拆除,兴建综合楼,以适应工作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经水电部(84)水电技字第44号、(85)水电计字第10号、(85)技水利字第26号文件批准,南科院在广州路223号兴建综合办公楼,该项目1989年竣工,建筑面积10443平方米。

十三、多汊河口模型试验棚

 随着在各大河河口建港的任务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多汊的河口上,如珠江河口,闽江河口等。这些沿海河口面临特区,港口建设,对特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河段内水流情况复杂,受控制的口门多,测站分散,因而在进行港口航道的模型试验时,需要在室内制造模型并能精确地集中控制与测量。1985年交通部以交函计字第136号函批准兴建多汊河口模型试验棚,建筑面积3762平方米,1987年竣工。

十四、三峡回水试验厅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回水变动区长达二百余公里,为了探索该河段泥沙淤积规律,查明淤沙的碍航程度,确定保证航道畅通应该采取的工程措施,必须进行回水变动区全河段泥沙模型试验,同时泥沙模型试验必须在不受风雨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有必要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回水变动区泥沙模型试验厅。交通部以(84)交计2460号文及(85)交函计字第136号函同意新建,建筑面积13710平方米,1986年竣工。

 

十五、三峡坝区试验厅

三峡坝区泥沙试验厅经(86)计统基字72号批复兴建,1987年竣工,建筑面积2452平方米。该试验厅是为解决三峡工程坝区泥沙淤积问题而建造的。受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及交通部三峡办的委托,南科院自“七五”至“九五”期间长期承担“三峡工程坝区泥沙淤积对通航和发电的影响及防治措施优选研究”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九五”期间,应用三峡工程坝区整体泥沙模型,着重对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全包”船闸正向取水方案的泥沙淤积及引航道冲沙进行了试验研究。“十五”期间,对三峡工程右岸地下电厂泥沙淤积及引航道冲沙进行了优化试验。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总访问量: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南科院联系电话:025-85828808   网站联系电话:025-85828107   苏ICP备05007122号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23号  邮编:210029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nhri.cn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