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综合性水利图集

首页
> 专题信息 > 《中国水图》 > 专家评述
海纳百川 泽被神州———喜读《中国水图》(刘国纬,水利部原科技委委员)
日期:2023年03月02日 16:50:39点击数:字号:【

上午十时许,初冬的暖阳越窗入室,办公室格外清新明亮。恰时,《水科学进展》编辑部贺瑞敏副主编捧着一本图册进来,兴奋地说:“《中国水图》出版了!”看着8开精装蓝色封面上《中国水图》4个银色大字,我心里不由得升起由衷的喜悦,因为盼着她的出版,已太久太久了。

记得在1962年初秋,我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工作时,就见到叶永毅副所长在主持编制《中国水文图集》。可是,由于当时国内积累的水文资料太少,难以较清晰地揭示中国水文循环的时空概貌和基本规律,因此,只编制了关于暴雨、洪水、年径流等水文要素的部分统计图表和相关参数,以满足当时水利建设的迫切需要,但未能出版。

1985年,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提议在原《中国水文图集》的基础上编制《中国水图》,获水利部同意,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近10年的编图工作,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也未能出版。

2009年,水利部正式立项编制《中国水图》。由于水文资料和科学研究与实践的积累,编图条件已经具备,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主持下,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水图》终于在2022年秋出版了,这是水利界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盛事。

《中国水图》包含序图,水体与水文循环,暴雨、洪水与干旱,水资源和水工程五大部分,列有主题图113幅。

在9幅序图中,准确且精当地阐述了形成中国水文情势与特点的气候、地质、地理、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背景,为《中国水图》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19幅水体图中,关于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冰川等14幅地表水图和5幅主要河流变迁图采用了2014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资料,是关于中国水体研究的最新成果。列入序图中的“中国河流”和“中国水文区划”则进一步显示了中国河流的态势和水文的地带性规律与地区性特征。

在16幅水文循环要素图中,以12幅图描述了大气水、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与特点。其中,透过1950—2018年的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可以窥察到水文循环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测站及水化学、泥沙诸图,反映了近70年来中国水文观测事业的蓬勃发展,令人鼓舞。

在21幅中国暴雨图中,给出了近1个世纪以来中国大暴雨的极值及其天气系统,绘出了67场典型大暴雨的时空分布与特点,给出了从60min到24h点雨量的均值、变差系数(CV)以及“百年一遇”点雨量分布图。这些成果是历经十余年从海量中国暴雨资料中分析获得的,为中国水工程的设计暴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

在10幅中国洪水图中,划分了中国洪水的3种主要类型并阐述其地理分布与成因。给出了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代表性水文站曾出现过的最大洪峰流量及典型洪水过程线,给出了洪峰流量与集水面积关系的定量描述,并与国外洪水进行比较,显示出中国洪水较全球中纬度地区洪水略显偏大的特点。此外,以2幅图勾绘出了中国山洪灾害和冰凌易发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这些图表为中国防洪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8幅中国干旱图中,给出了中国不同地区4—9月连续最长无降水日数和1850—1949年100年间干旱出现的频次,反映了中国干旱的自然规律。图中对农业干旱易旱季节、地区分布、出现频次和典型干旱年农业受旱率分布,也给出了清晰的描述。

在15幅水资源图中,针对中国水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进行了展示。给出了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41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7388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8218亿m3;给出了中国水资源分区及水功能区划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种的相关图表。同时,对10MW水能理论蕴藏量、1.9万km的1~4级航道,以及中国特有及濒危、珍稀水生物等的分布与生存状况,也以相关图表予以展示。这些图表、数据多是依据全国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和《201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分析所得,反映了中国当前最新的水资源状况。

在关于水工程的15幅图中,有9幅是七大江河中下游和浙闽与珠江三角洲防洪防潮保护区的骨干防护工程,其中包括3.7万km一级和二级达标堤防、756座大型水库、3941座中型水库和3.15万km2的蓄滞洪区。这些防洪(潮)保护区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在《中国水图》中展示这些水工程是很恰当的。所列出的30项中国古代水工程,展现了中国古代水利人的智慧和水工程建设的源远流长,是中国水利人的自豪。

当我用数天时间逐页读完《中国水图》时,深感其乃集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水文科学与实践之大成,把中国水文人70余年来积累的中国水文科学知识系统化,并进行严谨、深入、生动地表述。合卷沉思,深感有以下特点:

一、编图指导思想明确、高屋建瓴,既聚焦于国家重大需求,也耕耘于水科学前沿。例如,中国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诸图,正是国家水安全保障亟需之科学支撑;而中国水体、水文循环要素、极值暴雨诸图,则紧扣水文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当代水科学最具基础性和迫切性的前沿领域。

二、纲举目张,选图精当,五大部分计113幅图涵盖了水文科学几乎全部内涵。尤其以水圈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社会(姑且称人类圈)的相互关系为纽带,把水文循环的全过程及其环境和社会意义科学、紧密地联系与展现出来,凸显了贯穿《中国水图》的地球系统科学思想。

三、时空尺度把控科学、精准,凡图皆以最佳时空尺度适配其所表达的水文现象与过程。例如,以国家尺度描述中国上空水汽含量和多年平均雨量的时空分布,清晰展现了其地带性规律;以流域尺度展示七大江河的洪水特性,态势一目了然;以60min、24h、3d等时间尺度描述点暴雨的极值和随机性,是工程设计之必须,等等。

四、每张图都透出深耕的泥土香。113幅图中,每一幅都是关于该主题的最新观测和研究成果。其中,水体和水文循环要素诸图是充分利用2014年完成的第一次中国水利普查的最新成果,水资源诸图是利用于2014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评价成果,而暴雨、洪水诸图则是几代水文人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编者在每一幅图中,都融入了他们最新的认识与研究成果。

五、严谨科学,技术先进。中国水图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编图的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和时空尺度与维度的精准把握等方面,也表现在诸图都是基于海量数据分析、计算而得出的成果,给出了定量的描述,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我挑剔地审读了《中国水图》全部113幅主题图、66张表格和82处文字说明,皆规范、清晰、精美,显示出编图者们态度与作风之严谨。

《中国水图》之编图技术,堪称是当前最先进的。例如,中国短历时暴雨诸图的等值线,都是用最新专业软件依据全国海量暴雨数据绘制成功,并进行了时段间、参数间的严格校核。图集采用双标准纬线等面积圆锤投影及主题图采用比例尺1∶1200万,是非常恰当的。

翻看着案前的《中国水图》,联想起35年前,我作为副主编之一参与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水文科学》,欣喜《中国水图》何尝不是一部以图语言表述的中国最新的水文科学百科全书啊!

《中国水图》系统阐述了中国水体与水文循环的现象、特点与规律,是一部重要的科学著作,也是一份重要的国情文献,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决策之不可或缺。她当然也是一本极好的科普读物,其图文并茂的可读性,定将惠及广大的读者,吸引更多国人关注和参与中国水文科学事业的发展。

当我把《中国水图》轻轻合上时,感佩之情油然而生。参与编制《中国水图》的朋友们,在张建云院士的带领下,辛苦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智慧啊!《中国水图》当之无愧会成为中国水文科学发展史中的一座丰碑。



(2022年11月24日)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南科院联系电话:025-85828808  网站联系电话:025-85828808  苏ICP备05007122号
总访问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